欢迎参加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 AIGC 创新赛
吃了第二届参加人数少的福利,我们这种做了一个月的毛胚项目也能进国赛
vivo 给参与国赛的每个队伍提供了夏令营集训和 vivo vision 发布会暨影像盛典的名额,于是兴高采烈的和队友跑跑了两趟东莞(只是可惜去年答辩是在天津,今年去不了
夏令营
vivo 邀请我们参观了园区和他们的自动化车间
以前只在电视和报道中看过自动化车间,这次能够亲身感受自动化车间的工作氛围实在幸运
可惜 vivo 不让给设备拍照
然后上了好多课,听了好多讲座,参加了模拟答辩
深切感觉到自己的项目能够挤进国赛有多么不可思议
其他团队的项目,要么是策划已久,方案齐全详尽的软件计划,要么是他们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
相比之下我们的项目就很苍白了,正紧开发也就是不到一个月,正儿八经参与开发的也就两个人,PPT 也非常简陋,演示视频效果也不好……
于是老实回家打磨软件,写屁屁踢
发布会
因为暴雨和航空管制耽误半天之后,总算是又飞到了东莞
vivo 提前给了伴手礼,有一个挎包,一个水杯,一个创作者日记和一盒明信片
隔天去会场参加正式的发布会
会场在东莞体育馆,中心看台被改成了发布会场地,四周的场馆做成了展馆
有 vivo vision 的展台,vivo 自家摄影比赛的展台,和茶歇(重点
(拿到一杯他们家的 🍊 美式,太甜了
正式的发布会上,其实大多数功能直接看隔壁 🍎 的 vision pro 就能知道个大概,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重量达到了 398g,很轻便
vivo 自己也知道这个产品的成熟度远没到可以售卖的阶段,所以发布的是所谓探索版,仅仅开放了线下授权店的体验
但是要我说他这个支持 windows 电脑串流和安卓手机投屏已经赢了 vision pro 太多了
现场没开放体验,但是我们第二天有去园区体验的机会
vivo 的园区正好在 30 周年纪念活动,除了这些 vivo vision 的体验也有其他展览(比如把手机冻进冰块的神必操作
碍于时间限制没法完整体验完所有流程,也不能看完 vivo park 的演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到二楼完整体验一下 vivo vision 的功能
vivo 为戴眼镜的朋友提供了度数测量和镜片匹配服务
(虽然但是,我感觉他测量的并不是很准,我和队友两个人的镜片效果都差强人意)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把 vision 支持的功能基本都体验了一遍
首先通过 vision 扫描我的头型,选择合适我的面罩
然后是视频收看,他提供了一段常规的视频,但是可以通过头显进行全屏放映
实际体验下来非常类似电影的观感,我认为是这其中最让人惊艳的功能了
之后看了有 180° 和 270° 的视频,每个 VR/MR 的必吃环节,不多赘述
所有应用窗口都是可以自定义在空间各处的,体验很不错,但是官方宣传里说是打工牛马专属工具……
既然是 MR,肯定得有增强现实的部分,我没有体验他给出的神秘小音游,而是选择了一段交互演出,大致还是和虚拟人物互动,实际上现实的部分不多
当时给出的演示地点空间不大,不然可以走动观赏,据工作人员说可以看到建模很精密的地方,但是我持怀疑态度
总体来讲,我觉得 vision 作为影音设备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但是手眼交互这块,说实话没有达到发布会给我的预期
然后 MR 交互也差强人意
期待正式版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进
决赛答辩
发布会之后,我们从原来的酒店转移到了东莞迎宾馆
给我干那来了,这还是国内吗.jpg
我是真没想到还能住上一次五星级酒店,企业赞助的比赛就是有底气,你说是吧 xx
止步国二,但是结果已经超出我的预料
从五月的一个想法,到小学期的正式开发,再到八月的夏令营和包装
满打满算一个多月的开发,有过因为赶进度一天只吃一口饭,也因为 ddl 之前的 bug 红温过,在模拟答辩被其他组比的一无是处,在电脑前对着不擅长的 ppt 抓耳挠腮
我们不像其他队伍有着祖传代码和科研底蕴,也没有博士生研究生过来代打。他们有产品,开发,UI,答辩,而我们正经参与开发的就两个大二,还要靠着自己稀碎的审美做屁屁踢剪视频
但是第一次,在正式比赛的答辩中,我没有紧张到手无足措
从需求,到架构,到开发,到美化,到包装
每一行代码,每一行字,每一处技术栈我都深度参与,没有 AI 给的乱七八糟的屎山,我头一次对每一处内容都有把握
这个结果,我心满意足
感谢队友,没有他的端侧我们甚至进不了决赛,感谢自己,没有在最红温的时候撂挑子不干
感谢焦头烂额的那一个个日日夜夜
修改于 8 月 25 日晚,东莞迎宾馆
kpmark